【果敢通讯社】11月18日讯:为深入贯彻正义党中央、同盟军军委关于“光荣之家”光荣牌安装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褒扬革命烈士的奉献精神,传递党和特区政府、同盟军部队对烈属的深切关怀。11月11日,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政治部组织处牵头的“光荣之家”光荣牌悬挂工作组正式启动相关工作。
11月10日,政治部组织果敢县、木邦县、贵概县、勐古县、老街市四县一市政工科负责人及骨干力量统一开展光荣牌安装与管理专题培训,由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李家旺少校进行授课。培训通过1至2个课时的集中授课,系统传达了光荣牌悬挂的政策要求、操作规范、档案管理及宣传要点,明确了“核对无误、尊重意愿、庄严得体、全程留痕”的工作原则。
11月11日,培训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工作组便以“示范引领、全域推进”为思路,在果敢县、老街市内选出多户烈属家庭开展光荣牌安装示范。在众多革命烈士家中,一位72岁的退休老干部曹玉林,作为曾担任炮排排长的老革命战士,曹玉林精通各类火炮操作,历经战火洗礼,身上留有清晰的伤病印记,更深埋着痛失爱子的刻骨悲痛——他的儿子曹国贵在2015年2.9战役壮烈牺牲,彼时父子二人皆身着戎装,并肩为民族权益奋战,却未能迎来并肩凯旋的时刻。
回望数十年军旅生涯与同盟军的革命征程,老干部感慨万千:“同盟军的路走得不容易,三起三落、三起九转啊!”而谈及当年的艰苦岁月,他又深情回忆:“那时家里穷,一次带着通讯员和班长路过家门想歇歇脚,连待客的米都要向邻居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愧疚。”在革命浪潮的起伏跌宕中,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痛失至亲的低谷,曹玉林始终坚守着军人的忠诚与担当,用一生践行着保家卫区的誓言。
示范安装现场,工作组不仅细致完成了光荣牌悬挂,更与烈属促膝长谈,深入宣讲退伍退休军人优抚政策及光荣牌使用、更换规定。按照“尊重烈属意愿、统一规范为主”的原则,光荣牌被悬挂在大门右侧醒目位置,庄严的牌匾与烈属家中的陈设相得益彰,无声诉说着英雄的荣光。挂牌前,工作人员向烈属致以诚挚问候,详细说明来意;挂牌后,全体工作人员向烈属庄重敬礼,以此表达对革命烈士及家属的最高敬意。
据悉,此次光荣牌悬挂工作有着严格的规范流程与管理要求。各县(市)政工科工作组已全面启动烈士、烈属资料核对工作,确保每一块光荣牌都精准送达符合条件的家庭。工作推进过程中,每户烈属家庭均按专属编号(果敢县1001起、木邦县2001起、贵概县3001起、勐古县5001起、老街市6001起,编号中前一位数字代表县(市),后三位代表乡及社区安放顺序)上报政治部组织处,接受统一监督。同时,工作组严格执行“悬挂一户、建档一户”的要求,同步更新烈士档案,确保资料齐全、存档备份。
“光荣之家”光荣牌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军事委员会颁布、政治部制作管理,仅授予被评定为革命烈士的直系亲属家庭(父母、配偶、子女),是褒扬英雄、尊崇烈属的重要凭证。根据规定,光荣牌不得买卖、出租、仿制,不得用于商业或娱乐用途,任何丑化、玷污、破坏光荣牌的行为将被依法处置。烈属若发现光荣牌老化、破损可申请更换,非本人责任造成的遗失、损坏可申请补挂(补挂次数不超过两次);户籍所在地与常住地不一致的烈属,可自主选择悬挂地点,住房迁移或重建时可暂取光荣牌,完工后再自行悬挂。当前,在完成示范安装后,各县(市)工作组已返回属地着手开展全面悬挂工作。各级区、乡(社区)、村(组)干部将全程陪同工作组入户,及时了解烈属家庭的实际需求与心声,建立长期有效的联系帮扶机制。
一块块光荣牌的悬挂,不仅是对革命烈士牺牲奉献的铭记与褒扬,更是对烈属的深切关怀与精神慰藉。随着工作的全面推进,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将走进更多烈属家庭,让英雄精神在传承中生生不息,让尊崇军人、关爱烈属的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记者 央世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