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战争与和平(2018/10月上篇)重压之下缅甸的改变与坚守

观察员:王子瑜

本月初,缅军方高层的人事调整以及三军总司令淡出外访、会见外宾活动,由副总司令索温接替这方面的工作。这一系列的变化被外界解读为这是军方为了应对来自西方制裁的策略之一。表面上是“自我清洗”,实质上依然是军人利益集团至上,必要时刻,军方可能会牺牲个别将领,以换取集团整体利益的长久稳固。


联合国缅甸事务特使于本月14日进入若开邦罗兴亚人难民聚居区,意味着联合国调查小组工作开始了。曾一度以极端主义者的言论和形象进入国际视线的缅甸僧人拉维督,在联合国特使访缅当天,组织了“反对国际组织对缅军施压 ”的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国际组织对缅军高层实施调查,并再次发表惊人言论,称:“西方若对缅过度干预,将亲自拿起枪支进行阻止”。这位在缅甸有一定数量拥趸的“高僧”貌似有一种以武“护法”的少林精神,只是,他所护的对象恰恰是以擅用武力的军人。之前,克伦民族武装的一支DKBA被华文记者翻译为“佛教军”。严格来说,这仅仅是一支由信仰佛教的克伦人民组建的武装,并非真正的“佛教军”。但是,假如有一天维拉督僧人真的拿起武器,恐怕缅甸就会出现一支真正的由武僧组成的“佛教军”了。缅甸是个佛教国家,却以武装林立闻名,继“学生军”之后,再出现一支“和尚军”,恐怕也是有可能的。


NCA签字10组织与民盟政府、缅军方代表在内比都举行三方高层会议,这是NCA签署三年以来,首次高规格的会晤。可见NCA的作用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实质内容的推进可以一连数年原地踏步,但,这个形式却不断被民盟和军方努力推进。目前,虽然签字组织数量上略占优势,但签NCA后的实质性作用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如今,签与不签二个阵营仍处于“拔河”状态,而且在NCA问题上双方在致力争取的,已经不是其中的权利问题,而是经此展现出来的政治正确和姿态。

倾向于走NCA路线的一方,把签字行为拔高到“实现和平的诚意”道德高度,主政方甚至将签字的组织数量当作政绩,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未签字组织施压。缅甸的民族和解与平等,按这般套路去操作只会适得其反,一味坚持表层形式,而回避核心问题,和平道路只会越走越崎岖。

昂山素季在当天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了三点,首先强调了“不可退出联邦机制”,并建议把缅甸建设成一个大家都不愿意退出的联邦。以及自决权和邦的立法权。第二,强调了共同建立联邦制、实现和平的意愿。最后,她强调了责任与勇气,鼓励大家要有决断和承担责任的勇气,这才是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通篇讲话,都是在给大家打气,树立信心,坚持推进和平进程,总之,相当于鼓励大伙撸起袖子加油干。

本月10日,缅私营报社“十一媒体集团(Eleven Media)”3名记者,因发表了一篇“批评政府”的文章而被警方逮捕。据路透社报道,该文揭露了“仰光当地政府的财政问题”而被指控“违反国家法律”。然而,奇葩的是,这条法律居然是英殖民时期就引用至今的法案。可想而知,缅甸的立法建设还有待完善。据媒体统计,自民盟上台执政以来,缅甸已有38名记者被抓捕,新闻界为此对缅甸的言论自由感到担忧,西方国家也对此现象大加谴责。试想,一个记者动辄得咎的国家,人民怎么可能了解到真正的国情和社情,失去舆论监督的政府,当它对权力使用过度时,恐怕就神不知鬼不觉了。对笔记而言,这看不清也道不明的缅甸局势,连报道也存在风险,是不是该选择做个沉默的看客,闭上眼睛假装什么也看不见,捂上耳朵假装什么也听不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