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言:
以史为镜知兴衰,以史为镜明未来!都说要消灭一个民族就要先灭其史,由此可见,历史与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是何等重要。然而,在传承华夏文明的同时果敢民族却忽视了本民族的历史普及,至今仍没有一本完备的果敢历史教科书供果敢青少年学习。由此,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缺乏对果敢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最终导致整个民族没有向心力与凝聚力。
为使本民族以及关心果敢的外界人士对果敢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与认知,果敢资讯网《果敢历史闲谈》专栏将以《果敢志》《果敢杨家》以及蔡山的《果敢》等书籍资料为基础依据,不定期整理果敢历史进行分享。同时,也期待更多了解果敢的人士参与其中,共同讲好果敢故事!
果敢,地处中缅边境,位于缅甸掸邦东部边陲。是一片不断变化着的热土,在此生活的原著民也因此不断变化着身份。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果敢的前世今生,通过时间轴来看看果敢经历了哪些变迁。
古代:
公元前221~公元25年 即秦统一六国至东汉建武年间,果敢隶属益州哀牢国石赕(音甸)地,为南亚语系“黑僰濮部族所居”。
公元69年 果敢随哀牢国一起,归属东汉永昌郡。
220~265年 果敢隶属永昌郡永寿县地。
581~618年 果敢隶属南宁州濮部地。
618~748年 果敢隶属剑南道姚州黑僰濮部石赕(音甸)地。
748~937年 果敢隶属永昌节度拓南城地。
937~1254年 果敢隶属永昌府棣赕镇康城地。
1254~1368年 果敢北部,隶属云南行省大理金齿宣慰司镇康路地;南部,则隶属孟定路地。
近代:
1840年 经云贵总督奏准,果敢土司杨国华被清廷册封为世袭果敢土司。
1886年 英国单方面将果敢列入印度帝国缅甸殖民省木邦土司领地,册封果敢土司为“世袭果敢训政司”,土司称谓改为“茅扎官”。
1894年12月6日 《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在伦敦互换文本,英方同意将已被其占领的果敢及木邦,归还中国。
1897年5月6日 《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附款》,在北京重议并签字,果敢被正式划归英属印缅殖民地。
1947年2月9日 果敢土司杨振材应昂山将军之邀,出席丙弄会议,就少数民族地区加入缅甸联邦、共同争取独立达成共识,史称《丙弄协议》。(注:《丙弄协议》也称《彬龙协议》)
1948年1月4日 果敢土司行政公署,在新城召开军民集会,降下英国国旗,改升缅甸联邦国旗。
1968年1月4日 缅共404部队彭家声部进入红岩,开辟果敢根据地。至此,果敢成为了缅甸共产党领导的一个县。
1989年3月11日 果敢宣布脱离缅共领导,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辖区为果敢、勐古两县,官方名称为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2009年至今 在缅军方于2009年8月27日对果敢发动武装进攻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权被肢解,缅军方将其改为果敢自治区,主要行政权掌握在缅军方手中。
本篇小结:
自古代起,果敢就是中华民族领土的一部分,曾直接受明清两个朝代的节制。果敢还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系英属印度缅甸省。在1947年后,果敢正式成为了缅甸联邦的辖区,直至今日。
在此期间,果敢民族经历了无数次大的战争,如参与中国远征军一起的“抗日战争”,以及为争取本民族的政治权利与缅军展开的民族战争等。虽然于2009年缅甸掸邦第一特区被缅军武力肢解,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也因此撤出了果敢,但自2010年重整后同盟军继续为了果敢民族的政治权利而抗争着,现在仍与缅军方发生着武装冲突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