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古历史,现状与未来施政计划采访录

果敢资讯网9月15日专稿:

在今日,第一特区勐古县张副县长就勐古历史,现状与未来施政计划等问题接受了我站记者的采访。


问: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勐古县的历史背景吗?

答:早在土司时期,果敢杨家土司于1867年就收回了滚弄渡的治权,现我勐古辖区内的常箐山和勐洪两地也受果敢领辖。

即便是1968 年到 1989 年的缅共时期,勐古地区的行政也是我们果敢人在领导和治理。2000 年缅军人政府通过阴谋策划“黑猛龙事件”,武力肢解我勐古县行政机构,强占了勐古地区,但我们从不承认缅军方在勐古地区的行政合法性。

特别是1989 年果敢成为缅甸第一特区之后,勐古县和果敢县一样,我们的领辖权是得到联邦中央政府的承认的。

目前,我勐古县下设5个区,同时成立了县大队、区连队和民兵队,各级乡村机构也基本建立,勐古县政府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得以组建起一定规模的自卫武装。

我县各级政府施政工作基本能够有序开展,通过近数年来积极宣传我党我军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信不疑,为我党我军在勐古地区开展地方政权建设和武装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问:当前缅甸民族正义党、第一特区人民政府在勐古县设立了哪些机构?

答:当前我勐古县设立了县政府,县政府下设办公室、政治处、后勤处、文教处、司法处、外务处、县大队。

下设各区:勐古区、勐洪区、南壮区、勐博区、大勐宜区、勐吉区,各区现设有区政府、乡政府、区连队、区民兵队。


问:勐古县辖区内生活着哪些民族?勐古县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答:我勐古县内共生活着9个民族,分别是:汉族、傣族、德昂族、景颇族、佤族、苗族、傈僳族、回族和阿昌族。

我勐古县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尊重各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民族文化及生活习惯。以亲民、助民、惠民为原则,坚持不扰民、不伤民,不害民。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重点考虑政府要与民心相通,与民愿相融,永远急人民之所急,予人民之所求。人民群众对我党我军的支持是我们的根本,它既是我们的基石也是我们的动力。因此,我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军民一心、群众拥护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凡事我们都是以民为先。


问:当前勐古县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

答:当前,缅军一直集结重兵大举进攻我同盟军驻勐古地区的部队和我勐古县地方部队,使得战事一度升温,战火直逼缅中边境。加上缅甸第三波疫情的爆发,疫情肆虐,勐古县的人民可以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现勐古县勐古辖区内的捧线一带有数个村寨因受战火影响已经被迫撤到勐古城区避难。

因缅军对勐古地区无差别的炮火轰炸,使得勐古县人民百姓的安全、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我县领导现已安排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难民的安置和救助,虽然战争时期我们的经费很困难,但是保护百姓是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尽最大努力减少战争对人民群众带来的伤害。


问:勐古县委对勐古地区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施政计划?

答:我勐古县委县政府的施政方针是以建设家园、惠泽人民为本,要求各级干部聚焦民生,严禁地方政府官员以任何理由与民争利,更不允许向人民征收苛捐杂税、派款派粮;县委要求各级干部要真正关心百姓疾苦,并尽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目前,我县已渐渐树立了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县委认真遵照正义党中央制定的“秋毫无犯,亲民惠民的群众政策”,当前,我地方部队所到之处均能够与当地人民群众和谐相处,军民关系融洽,各分队在与群众接触过程中都能自觉自愿地为人民办好事,并根据自身条件给予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帮扶和援助,这一系列举措是使我军受到当地人民拥护的根本,逐步夯实了勐古地区的群众基础。

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医疗、宗教、文化、农业、体育、禁毒戒毒和公益事业,与人民形成同频共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县委把构建良好的军民关系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求部队必须遵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格约束自己。我们相信,只要民心所向,我县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在勐古县政府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把勐古地区发展成为一个军民一心、民族团结、区域稳定,兴旺发展的地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