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央世涛
在果敢县红星区的土地上,慕泰乡旧集市如同一位见证者,默默记录着岁月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从历史深处走来,历经风雨洗礼,如今正以一场意义非凡的搬迁,开启全新的发展篇章。
2025年5月2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慕泰乡振兴集市正式开业。果敢县县委书记、副县长亲临现场,与红星区各乡村干部、学校学生以及各族人民群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新集市的诞生。剪彩仪式上,彩带飘落,象征着新的希望与机遇的开启。随后举行的传统活动中,零钱与米被紧紧放在一起,围绕新集市缓缓洒下,这一充满仪式感的举动,寄托着人们对集市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也充分体现了特区政府对慕泰乡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
回顾慕泰乡集市的发展历程,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它建于1942年,位于果敢县北部沿江半坡地带,海拔1740米。尽管山高坡陡,但这里水源充足,独特的气候孕育出别样的风土人情。据老一辈回忆,集市初建时,临街仅有五六幢土木结构楼房,楼下作为商铺进行商品交易,楼上则用于居住或堆放货物,虽规模不大,却已初具集市雏形。1997-1999年,在时任县长赵其元及杨桂林等人的协调规划下,乡长刘鸿富、副乡长李永生等人主持展拓开发工作,街道被改造为水泥路面,全长800余米,宽20余米,临街住房也升级为砖土木结构瓦顶房。同时,通路通车、供电和电话通讯等问题相继得到有效解决,使得慕泰乡集市成为当时特区各集镇中唯一配备路灯设施的集镇。到2006年,这里已发展得颇具规模,拥有商店35家、饭店及小吃店7家、药店诊所4家、临时货摊50余个,吸引了众多来自中国各地的外商。每逢五天一次的街天,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果敢县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集市的选址规划筹备早于多年前就展开,建设中因诸多因素搬迁受挫,最终在多方努力下重新动工并顺利落成。振兴集市位于红星区慕泰乡大林格山,地势较为平坦,紧邻交通要道,道路宽阔,交通运输极为便利。新集市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目前已盖好128家商铺,规划总共有200家左右商铺,部分商铺仍在建设当中。集市内商品种类丰富,设有专门的肉类和蔬菜水果类农贸市场,方便居民采购生活所需,并且新集市与医院、学校、警察局、慕泰乡政府距离较近,极大地方便了集市的管理与群众的生活。为了确保新集市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有着完善的管理模式,每天固定安排卫生清理人员对集市进行两次打扫,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在集市经营活动规范方面,制定了严谨的规划和严格的商品质量监管措施,致力于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慕泰乡新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自1942年开街以来,“五天一街”的赶集日习俗传承至今,吸引着周边众多民众前来交易、交流。新集市上,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地方风味,成为当地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集市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充分考虑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延续,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商户继续经营特色小吃,让果敢传统美食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让人们在新集市依然能够感受到熟悉的家乡味道。
“慕泰”源于傣语音译、意为傣族居住过的地方,曾是慕泰经勐统治中心,近现代也一直有着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2001年拱掌至红岩公路全线贯通,次年红星区政府由崇岗迁入慕泰,使其逐渐成为果敢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今,慕泰乡集市的搬迁,是果敢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教育支持到民生保障,从新集市规划建设到文化传承推动,特区政府全方位的努力为慕泰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正义党的领导下,在特区政府与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振兴集市将以崭新的姿态,续写慕泰乡繁荣发展的新篇章,成为果敢北部地区一颗更加璀璨的明珠,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评论
发表评论